查看原文
其他

柳叶刀-感染病学 | 研究估计,同住者中新冠病毒的二代传播率为17.1%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1-04-25



《柳叶刀-感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近日发表研究,文章对广州349例COVID-19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和发病期间至少具有相似的传染性,而老年人则更易遭受SARS-CoV-2的家庭感染。通过及时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控制家庭内部的传播链,不仅能够发现并隔离潜在病例,还极其有助于减少COVID-19病例数量。





• 经研究349例COVID-19病例及1900多名密切接触者发现,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其同住者和家庭成员中发生大量继发感染。

• 60岁及以上成年人最容易在家庭内感染。

• 作者称,仅隔离患者不足以减轻疫情的流行程度,应强调全面追踪和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重要性。 


《柳叶刀-感染病学》(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的一项新的模拟模型研究表明,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比,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更容易在同住者和家庭成员中传播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该研究同时量化了无症状传播。

 

该研究分析了广州(中国南方人口最多的城市)的349名COVID-19患者和1964名密切接触者的接触追踪数据,发现COVID-19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和发病期间至少具有相似的传染性,而老年人(60岁及以上)则更易遭受SARS-CoV-2的家庭感染。(Figure 1)

 

本研究纳入了患者的同住者、家人(不住在同一地址)和非家庭接触者(如朋友、同事、乘客),结果表明,通过及时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控制家庭内部的传播链,不仅能够发现并隔离潜在病例,还极其有助于减少COVID-19病例数量。

 

对同住者、家庭成员(不住在同一地址)和非家庭接触者(如朋友、同事、乘客)的研究表明,通过及时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阻断家庭内部的传播链,除了发现病例和隔离外,还可以大量减少COVID-19的发病数量。

 

虽然该研究更新模型反映当前对于COVID-19传播动力学的认识,但作者提醒道,由于该模型的建立基于对潜伏期长短、有症状病例的传染期时长等一系列尚待证实的假设,其估算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USA)杨洋博士(Yang Yang)是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他指出:“我们的分析表明,COVID-19患者在出现症状前的传染力很强,这极大地增加了遏制当前疫情大流行的难度。主动发现病例并隔离,结合全面的接触者追踪与隔离将是防止被感染的接触者在潜伏期内传播病毒的关键,这对于放松人员流动和聚集等管控限制后的措施至关重要。”[1]

 

在实施严格管控措施的条件下,家庭内传播怀疑是导致中国COVID-19病例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家庭层面评估COVID-19的传播。此前对于家庭感染的估计局限于能够获得数据的情况,呈现了追踪到的接触者中被感染的比例,但并未完全解释其个人暴露史上的差异,或者无法确定是二代感染还是三代感染,也就无法排除病毒在接触者之间传播的可能性,或由衣物、用具、家具等物体引起的传染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传播模型,用于解释个体水平的接触、三代传播、未追踪到传染源的潜在接触和无症状感染。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1月7日至2月18日期间收集了215例原发性COVID-19病例(无已知接触源或假定在广州外感染)、134例二代/三代病例和1964例密切63A5触者的数据。(Figure 1)


Figur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case clusters on the basis of contact tracing data from Guangzhou, China, from Jan 7, 2020, to Feb 18, 2020Overall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case clusters in Guangzhou (A),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ubregions defined in panel A (B–G). Individuals were considered as primary cases if their symptom onset dates were the earliest or 1 day (≤3 days for an imported case) after the earliest in the cluster and as secondary cases otherwise. Non-infected contacts are not shown. The displayed location of each case is randomly perturbed away from the actual residential address.


经分析,该研究估算了原发性患者的同住者、家庭成员和非家庭接触者的续发率(感染者将疾病传播给易感个体的概率)。对于曾在COVID-19感染者出现症状前2天内与其相距不到1米且无保护措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并分别在第1天和第14天检测其SARS-CoV-2感染情况。(Figure 2)

 

Figure 2: Epidemic curve based on symptom onset dates of COVID-19 cases in Guangzhou from Jan 6, 2020, to Feb 18, 2020Estimated Rt for three scenarios: scenario 1, all imported cases (who travelled to or resided in Hubei province 14 days before symptom onset) considered as primary cases, and all secondary cases were infected by primary cases in the same case cluster; scenario 2, which is identical to scenario 1, with the additional assumption that local primary cases might have been infected by earlier cases in other clusters; and scenario 3, which is identical to scenario 2, with the additional assumption that imported secondary cases were considered as infected by primary cases in the same cluster. Rt=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


此外,该研究还模拟了年龄和性别对传染性和密切接触者易感性的影响。研究假设平均潜伏期为5天,最长感染期为13天(发病前至5天)。在349例实验室确认的原发性和续发性COVID-19感染者中,19例(5%)在随访期内未出现任何症状。

 

该研究估计,由感染者到非家庭接触者的二代传播率为2.4%。感染者将病毒传播给同住者和家庭成员的概率更高,同住者(居住地相同)的二代传播率为17.1%(或约1/6),家庭成员的二代传播率为12.4%(约1/8)。

 

本文的作者之一,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Dr.Natalie Dean指出:“像父母和大一点的孩子这样的家庭成员可能不住在一起,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这类家庭成员发生继发感染的风险比COVID-19患者的同住者低。此前,少量研究估计了SARS和MERS的家庭内传播概率。因此,尽管COVID-19的家庭传播概率看起来较低,但仍约是SARS(4.6-8%)的两倍,MERS(4-5%)的三倍。”[1]

 

该模型还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受到家庭感染的概率最高(同住者续发率为28%或约为1/4,家庭成员续发率为18.4%或约为1/5),而2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最低(同住者续发率为6.4%或约为1/15,家庭成员续发率为5.2%或约为1/20;详见原文表1和表4)。

 

分析结果还表明,与有症状期相比,潜伏期有相当或更高的传染性。虽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原文表3),暴露一天后(每日感染概率),家庭成员在患者出现症状后感染的可能性比潜伏期低39%(OR 0.61),而同住者的感染概率低41%(OR 0.59)。研究未发现性别因素与感染风险相关。

 

研究团队还计算出局部再生数为0.5(单个COVID-19病例在整个感染期内感染的同住者、家庭成员以及非家庭接触者的平均数量)。但如果不隔离患者及其密切接触接触者,局部再生数将高出20-50%,增加至0.6-0.76。如果局部再生数始终低于1,病毒就无法有效传播。

 

本文的作者之一,中国广州市疾控中心的景钦隆博士(Qin-Long Jing)解释道:“在没有隔离患者的情况下算出了相对较低的再生数,这反映了平均每人每天的接触者人数较少,一部分原因归于研究期间广州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虽然隔离患者的举措看起来收效中等,但病毒在潜伏期内的高传染性提示隔离无症状接触者可以阻断更多的传播。”[1]

 

研究团队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重要的局限性,如由于本研究纳入的15例无症状病例中只有2例被认定为原发性病例,研究者无法确实地量化无症状感染的感染力,及由于只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2次检测(14天内),一些无症状感染可能被遗漏。此外,该模型假定无症状感染在潜伏期内与有症状感染病例具有相同的传染性,此假设可能不准确。研究团队还注意到,一些输入性原发病例可能是本地感染,一些无症状感染或病例可能在接触者追踪过程中遗漏或由于假阴性检测结果而被筛去,进而低估了续发率。最后,迅速隔离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可能限制了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传播数,从而影响估计的准确性。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SA)的Dr.Virginia Pitzer(未参与此研究)在相关评论中写道:“SARS-CoV-2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重要区别在于,SARS-CoV-2在症状前潜伏期内的传染几率显著更高,而SARS-CoV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很少或不传播。因而SARS-CoV更容易通过隔离患者和接触者进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团队估计,及时隔离病例只能预防广州20%-50%的COVID-19继发病例。”

 

她总结道:“这项研究证明了仔细收集接触追踪数据在了解传染力和易感性的危险因素方面的价值。研究结果证实了症状前传播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老年人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重要结论可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END


NOTES TO EDITORS


This first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of Guangzhou, Project for Key Medic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It was conducted by researchers from Guang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uangzhou, China, University of Florida, , USA, Beiji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and Epidemiology, China,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China, and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The labels have been added to this press release as part of a project run by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eeking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of evidenc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www.sciencemediacentr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1/AMS-press-release-labelling-system-GUIDANCE.pdf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feedback, please contact The Lancet press office pressoffice@lancet.com

[1] Quotes direct from authors and cannot be found in text of Article.


题图:Copyright © 2020 Flickr - Dan Nevill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新闻稿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模型估计:全球约1/5的人口患有可增加COVID-19重症感染风险的基础疾病

广泛的接触者追踪与隔离是深圳控制SARS-CoV-2传播的关键

最新模型研究:要实时监控疫情发展,防止可能出现的新感染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 COVID-19 资源中心更多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